“百錾成器”西藏朵普仓(福建)錾刻雕作艺术传承展在福州展出

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来源: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4-01-05


1月2日,由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福建省文联主办,中国民协中国造像艺术委员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海峡民间艺术馆、西藏造像艺术协会、省民文协策展专委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造像艺术邀请展系列展——“百錾成器”的西藏朵普仓(福建)錾刻雕作艺术传承展在三坊七巷的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


开幕式上,省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王秋梅;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任徐岫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来文;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尼玛次仁;西藏唐卡画院院长,全国政协代表,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罗布斯达;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吴维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策展专委会主任、省画院荣誉院长刘东方;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志愿服务处楼一宸;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中国民协中国造像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郑鑫,中国民协中国造像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蔡志奇、谢麟,西藏造像艺术协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朵普·次嘎;朵普仓第四代传承人扎西拉达、松吉多吉等参展艺术家代表参加。开幕式由省海峡民间艺术馆馆长黄文明主持。


王秋梅书记宣布展览开幕


扎西拉达、徐岫鹃、王来文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徐岫鹃向朵普·次嘎、扎西拉达、松吉多吉颁发“中国民协中国造像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证书。王秋梅宣布展览开幕后,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为展览揭幕。


扎西拉达致辞


扎西拉达说:“百錾成器”不仅是西藏錾刻雕作艺术的写照,更是我们坚守与传承的象征。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无数次的敲击与打磨,每一段历程都记载着我们对完美的追求。这种艺术形式,承载着西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也传递着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此次传承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使我们有机会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大家对我们艺术传承的了解和认识。”


徐岫娟主任致辞


徐岫鹃主任代表中国民协、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对此次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充分肯定,她认为,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有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胸怀和艺术抱负,位于青藏高原的西藏,在文化上形成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此次山海文化相约、艺术交融,带来了西藏的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朵普·次嘎及其“朵普仓”工坊的金银铜器錾刻雕作作品,呈现于八闽大地,让汉藏文化进行交流合作,无疑是一次闽藏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盛宴。


王来文书记致辞


王来文主席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西藏朵普仓工艺已有400多年传承历史,主要从事金银铜器錾刻雕作,以及古代文物器具的修缮等,至今传承了四代,现场展出作品主题多与西藏民族生活有关,造像题材和艺术语言独特,不论是风格、题材或技法,都充分体现民族性、地域性,展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与审美张力。千锤百炼方成器,作品承载着西藏人民的智慧、情感与匠心,充分体现了造像者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情怀,对完美创作的匠心追求,展览是高原之地的西藏给东海之滨的福建带来的文化大餐,搭建了闽藏两地文化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桥梁,希望闽藏两地艺术家要常来常往,不断推进两地文化艺术交流,推动两地文化的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徐岫鹃主任向西藏艺术家们颁发证书

与会领导、嘉宾一起为展览揭幕


本次展览将展至1月10日,作为第二届中国造像艺术邀请系列展活动之一,展览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朵普仓錾刻雕作第三代传承人朵普·次嘎以及朵普仓錾刻雕作第四代传承人扎西拉达、松吉多吉的金银铜器錾刻雕作79件,造像题材丰富,艺术语言独特,不仅是对传统造像艺术的展示与弘扬,更是对西藏地区独特文化和深厚底蕴的展现,搭建了闽藏两地文化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桥梁,让观众们能够感受到传承人的匠心独运和精湛技艺,领略到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