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台湾手艺人用漆艺助力福建乡村振兴

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来源:福建文艺网、东南卫视 文/心中有片海 2024-03-28

黄守堃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大漆手艺人,钟情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他,孤身一人回到大陆,探索两岸非遗技艺的融合与创新。在大陆,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把手艺变活,把乡村变美。



2024年元宵节前夕,福州鼓楼的新华书店,举行了一场传统中国风的文化交流活动。


来自宝岛台湾的大漆手艺人黄守堃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次活动。今年,是他来到大陆的第八个年头。



2016年第一次来到福州,黄守堃就被这里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惠台政策吸引了。很快,他就决定在大陆落地生根。



八年来,他在这里如鱼得水,结交了许多朋友。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他热络地与认识多年的大陆友人、初登陆的的台湾友人做交流,乐此不疲。



来大陆创业的这些年,黄守堃一直在寻找可以融合两岸元素的漆艺创作方式和文创落地模式。


在他看来,做手艺,不能只靠案头工作,让手艺活起来、新起来,才是对传统手艺更好的保护。



为此,他也经常登台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把非遗技艺场景化、通俗化,是黄守堃讲课时最常用的方法。


古老的大漆历史和丰富的非遗文化,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述之下,变得鲜活了起来。



今年初,在一家文旅公司的邀请下,黄守堃将原本位于福州的工作室,搬到了尤溪县桂峰古村落。


虽然桂峰村海拔高、湿度大、交通不便,但是黄守堃认为,这里有历史、有特色、有旅游资源。自己的非遗事业在这里将会另有一番天地。


640 (1).jpg


与八年前只身一人来到大陆创业不同,这次来到桂峰村,黄守堃不再是孤身一人。他的身边,多了一位大陆伙伴。



出生于1991年的黄长辉,来自福建泉州,和黄守堃一样,说着闽南话,同是非遗手艺从业者。


虽然与黄守堃有着将近20年的年龄差,但两人交流却一点都没有“代沟”,很多关于漆艺、关于文创的想法都不谋而合。



黄长辉和黄守堃曾一起创作出了糖品鸟笛、糖伞等富有童趣的文创作品。落地桂峰村之后,他们很快有了新的创作想法。


在台湾高山族中有“连杯”饮酒的风俗。两人共用“连杯”同时而饮,寓意着两人永结友好。


由于桂峰村盛产黄酒,黄守堃和黄长辉便打算,以“连杯”为原型制作一款文创产品,为当地的土特产赋予文化内涵。



工作之余,黄守堃和黄长辉喜欢在古村落中“寻宝”,他们想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中寻找历史的痕迹,在自然之中寻找创作灵感。



在未来,黄守堃想让来自海峡两岸的艺术家、非遗手艺人们,入驻福建乡村,用研学和文化旅游的方式,实现非遗创作和乡村振兴的巧妙融合。


虽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但是黄守堃相信,一切美好终将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