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守艺一一传承与创新,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石雕艺术作品展开幕

新闻资讯研究会动态 来源: 2022-06-12


2022年6月10日,由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国民间艺术研究院、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学术指导;福建省雕刻与设计艺术研究会、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厦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厦门市文联“文艺两新”海丝艺术品中心服务驿站、厦门佰翔海丝盛业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福建省雕塑学会、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联合主办;福建无岸文化寿山石雕刻工坊、福建省工艺美术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州大学工艺美术研究院、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厦门市工艺美术协会、厦门市工艺美术学会、成功杯工作委员会、厦门市海沧区玛瑙协会、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工艺美术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手艺,守艺——传承与创新,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石雕艺术作品展”于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羲缘楼启幕。



本次展览邀请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雕刻艺术才俊、同好共襄盛举,参展作品由国内行业资深非遗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严格筛选、审核和评定,从几百件作品中最终选定350多件精品入选展出。在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以雕刻艺术家的心血之作诠释非遗石雕艺术的多彩风貌和对“守艺”传承与创新的艺术理解。


福建省雕刻与设计艺术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潘尤龙


展览开幕式由福州大学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潘尤龙主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潘尤龙教授介绍了本次展览的基本情况,并对非遗石雕艺术的未来表示期待。


厦门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斌


厦门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斌在致辞中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出发,与大家分享石雕的历史和发展,强调艺术创作要把经典语言和当下的表达形态结合起来,与当下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我们的美学发展和文化自信。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礼建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礼建高度评价此次展览作品多元的艺术形态,表达了对艺术展览凝聚文化力量、推进城市品牌建设的美好期望。


厦门佰翔海丝盛业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庆祥


开幕式的最后,厦门佰翔海丝盛业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庆祥为本次“手艺,守艺——传承与创新,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石雕艺术作品展”宣布开幕。



现场作品囊括了传统与现代、具象与抽象等多元视角、多元风格。既有凝缩传统雕塑技艺精髓,以传神、细致的具象写实见长的架上艺术,也有颇具时尚感、现代感的新锐力作,还有不少充满当代意识、造型宏大、气势磅礴的现代作品,其强大的视觉震撼力和全新的艺术形态充分展示出了我省传统工艺的突出成果和美好前景。



本次展览交流在艺术经典语言的基础之上,致力于促进非遗工艺美术创作者在交流中碰撞出的创新,以此激活艺术力量、提升非遗工艺美术对创作者、同好、普罗大众的现实感染力,进一步凝聚福建各城市的艺术品牌形象,通过创意和文化产业有机的结合,促进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进步。


福建省雕刻与设计艺术研究会会长王长坤表示,本次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成果的展示,充分体现党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关心和关怀,进一步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我们需不断增强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号召全民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进一步激发非遗活力,与非遗同行助力乡村振兴。





手艺,守艺一一传承与创新,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石雕艺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2年6月10日至15日

10:00-21:00 


展览地点

海丝艺术品中心羲缘楼B馆一层

艺年·艺术空间 


指导单位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学术指导

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

中国民间艺术研究院

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联合主办

福建省雕刻与设计艺术研究会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厦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厦门市文联“文艺两新”海丝艺术品中心服务驿站

厦门佰翔海丝盛业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

福建省雕塑学会

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

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


承办单位

福建无岸文化寿山石雕刻工坊

福建省工艺美术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福州大学工艺美术研究院

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

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

厦门市工艺美术协会

厦门市工艺美术学会

成功杯工作委员会

厦门市海沧区玛瑙协会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工艺美术研究会